“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明年施行 内短路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今日】_资讯_56之窗网手机版
头条资讯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明年施行 内短路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今日】
2025-04-17 00:13  点击:19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明年施行

相比2020年的国家标准,新国标增加了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测试,并修订了热扩散测试,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热扩散测试要求电池单体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后,电池需在不起火、不爆炸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号,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底部撞击测试则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受到撞击后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同时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针对超快充技术,新国标还规定,充电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电池单体,在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时,同样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从2026年7月1日起执行新国标,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从2027年7月1日起执行。

宁德时代表示,此次新国标的实施前提是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火灾常常与动力电池有关,车辆剧烈碰撞损伤电池以及电池过充过放、充电功率过大、电池质量问题等都可能导致热失控。今年以来,多起新能源汽车碰撞起火事故引发公众高度关注。例如,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国产和进口沃尔沃汽车,原因是高压动力电池的制造问题可能导致电芯内部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电池模组热失控。此外,小米汽车也发生了严重车祸,导致车上三名女性遇难,事故原因推测为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所致。

根据《2024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2022年1月至11月间,新能源车起火事件中,充电过程中自燃占22.67%,行驶时自燃占16%,静止停放时自燃占38.67%,碰撞引发起火占9.33%,其他原因占13.33%。

你可能感兴趣
这波黄金疯涨行情是机会还是陷阱 财富增长机遇还是投资风险【今日】
贵州一景区回应墙上挂满锦旗 无人机失而复得暖人心【今日】
俄停火30小时意义究竟有多大 检验双方诚意【今日】
神舟二十号发射在即 各系统准备就绪 全区合练顺利完成【今日】
湖北49岁女子被雷电击中身亡 悲剧引发防雷关注【今日】
华为乾崑ADS 4发布 架构升级引领智驾新体验【今日】
浙江重离子治疗费用公布 封顶19.8万 首批患者效果显著【今日】
探寻“何以中国”的福建答案 文化根脉焕新彩【今日】
专家:中国要做准备防止美急了跳墙 警惕美国极端行动【今日】
康辉有新身份 担任自贸港阅读大使【今日】
缅甸国防军宣布延长临时停火期限 促进和平重建【今日】
DHL暂停美国部分快递服务 关税政策影响显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