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汽车制造业关税问题上摇摆不定。4月15日,有报道称特朗普考虑对25%的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进行部分豁免,让车厂有更多时间调整供应链。他表示,这些汽车公司要在美国生产确实需要一点时间。
近期,特朗普大举征收关税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并引起了经济学家对美国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的担忧。3月27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于4月初正式生效。
杨松是一位全球零部件企业高管,他认为美国想要借此重塑全球汽车产业链格局并让汽车产业回流美国并不现实。汽车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全球化布局,而且美国对进口零部件已有严重依赖,打破这种格局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数据显示,目前全美在售车辆中,进口车占比达48%,且本土生产的汽车平均含有30%的进口零部件。具体到美国车企来看,福特依赖墨西哥工厂供应全美约60%的车辆,通用汽车2024年在墨西哥生产了近90万辆汽车,其中多数运往美国。以福特F-150皮卡为例,其发动机在加拿大制造,变速箱来自墨西哥,电子系统组件源于亚洲,这意味着25%的关税将在每个流通环节重复计征。
加征关税后,新车制造成本会上涨,销售价格也会随之增加。研究机构预测,汽车售价可能平均上涨8000美元至1.5万美元。成本上升将压缩消费者的购买力,迫使买家转向二手车市场,并抬高维修成本。这不仅会影响美国市场,还会波及欧洲、日本和韩国的车企。此外,这些关税可能导致企业裁员而非创造就业机会。
特朗普曾强调“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并声称“在美国制造汽车无需缴纳关税”。然而,汽车分析师指出,没有任何一款汽车能实现100%本土零部件生产,所谓“完全本土制造可避税”的设想违背现代汽车工业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