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或许不知道山东的淄博烧烤,但对这里的地炼产业却有所了解。在全球关税大战中,美国宣布对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制裁。这家企业虽然名不见经传,却代表着中国庞大的地方炼油产业——山东地炼。这一制裁反映出美国对中国能源产业的警惕。
山东胜星化工被制裁的理由是购买了超过十亿美元的伊朗原油。自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后,任何与伊朗进行石油交易的企业都可能面临美国的二级制裁。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而山东地炼由于进口渠道灵活,部分企业通过第三方贸易商间接采购伊朗原油,成为美国的重点盯防对象。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针对中国炼油企业实施制裁。2025年3月,美国对另一家山东地炼企业寿光鲁清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也采取了类似措施。然而,与国有能源巨头不同,山东地炼企业的国际贸易依赖度较低,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因此美国的制裁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而非致命打击。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后,这些企业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交易可能受到限制,但由于中国已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并且山东地炼的原油采购多采用人民币或易货贸易方式,美元结算受限的影响相对有限。
尽管单个企业的制裁影响有限,但这一事件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美国正在加强对中国独立炼油企业的审查。未来,更多山东地炼企业可能面临类似的贸易限制。目前,山东地炼的原油进口量约占其加工总量的七成以上,主要来自俄罗斯、中东和非洲。如果美国进一步施压,可能会推高原料成本。不过,中国一直在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扩大战略石油储备,以缓冲可能的供应冲击,长期来看,美国制裁难以对中国炼油产业造成结构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