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莫让阴阳菜单吓退外地游客 价格歧视伤人心【今日】_资讯_56之窗网手机版
生活焦点
媒体:莫让阴阳菜单吓退外地游客 价格歧视伤人心【今日】
2025-08-05 21:59  点击:16

莫让阴阳菜单吓退外地游客 价格歧视伤人心。近日,有博主反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一餐厅涉嫌“缺斤短两”和“阴阳菜单”。本地游客消费羊肉花费198元,而外地游客却需要支付298元。8月2日,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餐饮店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于当日立案调查。

同样一道菜,外地游客需支付298元,本地游客只需198元,这种价格歧视不仅伤害了游客的钱包,也损害了草原文明的尊严。这场发生在海拉尔区的“阴阳菜单”风波,揭示出旅游业发展中深层矛盾——当逐利冲动压倒诚信底线,再美的自然风光也会蒙上阴影。

这种明目张胆的价格歧视本质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双重侵害。从法律角度看,涉事餐厅通过“本地价”与“游客价”的双重标价,构成典型的价格欺诈。从伦理层面看,地域歧视是对契约精神的公然践踏。游客带着对草原文化的向往而来,却遭遇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情感伤害远超金钱损失。个别商家的短视行为可能毁掉呼伦贝尔近年来苦心经营的文旅形象。

事件暴露出监管漏洞值得深思。尽管市场监管部门已迅速立案调查,但传统监管模式的被动性显而易见。部分商家利用外地游客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的特点,屡次侥幸逃脱责任。

消费者维权面临现实挑战。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遭遇价格欺诈的消费者可主张维权,但异地维权的特殊性增加了维权难度。游客行程紧凑,难以抽出时间配合调查;部分商家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导致消费者举证时缺乏直接依据;加之异地沟通成本较高,不少游客最终选择放弃维权,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违规行为的滋生。

要根治“阴阳菜单”乱象,需要多维度的制度创新。技术层面可以推广“明码标价+电子菜单”模式,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价格波动,实现异常交易自动预警;法律方面,正在征求意见的价格法修正草案拟细化价格歧视认定标准,未来可通过更严格的法律约束形成威慑;社会共治同样不可或缺,餐饮行业可以建立《价格自律公约》,通过“红黑榜”公示制度强化行业自治,社区可设立“消费维权驿站”,为游客提供即时法律咨询。

呼伦贝尔的这场风波不应成为旅游经济的污点,而应化作文明进步的阶梯。唯有让公平交易成为行业铁律,让诚信经营回归商业本质,才能让草原的壮美不仅停留在风景里,更流淌在每一位游客的口碑中。

你可能感兴趣
上海一小区要求外卖员坐摆渡车进入 引发骑手与物业争议【今日】
媒体评跑楼小孩送外卖:别急着泼冷水 留出安全空间【今日】
宇树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 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今日】
饭店停车场用20根铁杆撑围墙 占用人行道存隐患【今日】
交警回应车主逆行插队扬言弄死阻拦者 正拦截并处罚【今日】
年薪120万起步,香港投行开始“报复性”抢人 IPO热潮带动招聘【今日
少林寺迎新住持一周:方丈室未开放 游客体验更清净【今日】
至少已有10位苏超队员被高校录取 体教融合结硕果【今日】
广东多家单位蚊媒传染病防疫不力受罚 防控漏洞频现【今日】
A股能否复刻去年暴涨行情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今日】
东风柳汽人士还原理想乘龙对撞疑云 车头锁止成谜【今日】
小哥不闯红灯一周领700元 安全增收新风尚【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