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今日】_资讯_56之窗网手机版
生活焦点
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今日】
2025-08-09 00:48  点击:5

意大利游客中国行遇小困扰: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

2024年夏天,一位意大利女游客借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中国旅游,本想感受下东方古国的魅力,结果行程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却皱着眉头说"体验不太顺"。她提到最头疼的是沟通问题——在商场问路、餐厅点餐时,遇到的当地人基本不会英语;更让她犯难的是,好多公共场所的指示牌只有中文,找洗手间、出站口都得比划半天。

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讨论度挺高。有人说"中国开放这么多年,怎么连基本英文服务都没有",也有人反问"外国游客来中国,自己不做点准备合理吗"?其实这几年借着144小时免签政策的东风,来华短途游的外国游客确实多了不少。就拿上海来说,政策实施后,浦东机场入境的短期游客数量同比涨了30%,其中不少人之前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实地一看才发现"原来和想象中不一样"。

在杭州西湖边卖丝绸的商户王阿姨就碰到过不少外国游客。"上个月有对法国老夫妻,举着手机翻译软件问丝绸围巾多少钱,我虽然英语不太利索,但慢慢说他们也能懂。"王阿姨说,现在店里进货单上都标了英文,菜单也加了双语,"咱们知道游客有需求,能改的肯定改。但话说回来,要是指望每个小店都有英文标识,短期内可能够呛。"

记者翻了翻文旅部2024年上半年数据,144小时免签政策适用城市已经扩展到27个,覆盖主要旅游城市和交通枢纽。这些地方的机场、高铁站、热门景区基本都配了英文标识,像北京故宫、上海豫园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景点,连卫生间、休息区的提示牌都有中英双语。不过在老城区的小餐馆、社区超市这类生活化场所,英文标识确实不多见——毕竟这些地方主要服务本地居民,语言需求没那么迫切。

你可能感兴趣
饿了么系统故障引发用户不满 抢券高峰致服务瘫痪【今日】
台湾是一个省哪来的国防预算 赖清德挥霍民生福祉【今日】
拉萨市委书记称领导就要敢得罪人 严查扰民行为【今日】
员工加班近160小时被通报表扬 引发网络热议【今日】
这些科学家都是运动健将 汗水刷新极限【今日】
中国移动高管:携号转网变恶性竞争 市场竞争加剧引发关注【今日】
内蒙古:五部门推进社保领域行刑衔接 加强协作配合【今日】
猫咖店老板回应女子虐死4只猫 监控记录残忍一幕【今日】
北方降雨增多 高温天气明显减少 南方迎持续闷热【今日】
中央气象台 北方降雨增多 高温天气明显减少 中东部高温6日起减弱【今
和平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今日】
甘肃发布会全体起立向遇难者默哀 山洪灾害致严重损失【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