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曾是中国商界的明星,但如今却深陷债务危机。万达帝国因负债高企而面临困境。有人感叹商界风云变幻,也有人惋惜“首富”折戟沉沙。到底是环境巨变还是战略误判,我们不妨先看看王健林如何从巅峰跌落。
万达的债务问题已经持续多年,2025年的情况尤为严峻。北京金融法院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万达集团新增被执行金额达76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万达商管有400亿元短期到期债务,而账面现金只有116亿元。流动性风险成为企业的致命弱点,短期资金缺口悬而未决,局势难以稳定。
除了现金流告急,股权冻结和信用评级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危机。2025年,万达接连遭遇核心资产冻结,甚至商业体项目也无法幸免。资产被冻结如同悬在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形成无解循环:资产无法变现,债务继续累积,盘活资产变得更加困难。王健林显然处于困境之中。
为度过难关,王健林采取了“卖卖卖”的策略。从2024年起,万达出售商业广场和酒店管理业务,2025年更是将48个万达广场打包卖给投资机构,获得500亿现金。然而,这些广场不仅是砖瓦买卖,更是利润引擎。失去这些“造血”器官后,企业如何续命?
万达不仅要还债,还要处理复杂的财务纠葛。比如孙喜双和永辉超市的债务问题。孙喜双曾是万达的“黄金搭档”,但在关键时刻反而拖累了王健林。历史证明,账目永远不懂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