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这种“累”别硬扛!医生提醒持续乏力或是身体在预警_资讯_56之窗网手机版
社会新闻
终于找到这种“累”别硬扛!医生提醒持续乏力或是身体在预警
2025-10-31 21:29  点击:54

新华社银川10月30日电(记者邹欣媛)深秋时节,不少人容易把持续乏力归为秋乏。医生提醒,秋乏可短期缓解,持续超两周的乏力并非单纯“累了”,可能是身体的健康预警,盲目硬扛会延误疾病诊治。

“正常的疲劳多与短期体力、脑力消耗相关,休息、补充营养后1至3天可缓解。但是持续乏力则成因复杂,常见的可能是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功能障碍,常出现乏力、口渴、体重减轻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代谢减慢,会乏力、怕冷、精神萎靡;贫血患者血液携氧不足,表现为长期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崔丽萍说。

不良生活方式也会诱发持续乏力。崔丽萍说,长期睡眠不足,即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且质量差,会导致身体机能难以修复、神经递质失衡;饮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会影响肌肉合成与能量代谢;久坐不动者肌肉力量下降、心肺功能减弱,易陷入“越不动越累”的恶性循环。

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崔丽萍说,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乏力、失眠等症状,这类乏力常伴随情绪低落,却易被当作“压力大”硬扛。

缓解持续乏力,应先调整生活习惯。医生建议,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吃优质蛋白、新鲜蔬果和全谷物,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每周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改善代谢和肌肉功能。

医生提醒,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面对不明原因的持续乏力,别抱“硬扛就好”的侥幸心态,若自我干预后乏力未缓解,还伴有体重骤变、发热、胸痛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排查潜在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你可能感兴趣
网友称iPhone半夜自动拨号给陌生人 更新后出现异常【今日】
北方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入冬偏早 秋雨连绵影响显著【今日】
错过再等1年!全国银杏观赏地图来了 捕捉限定秋色【今日】
男子持械抢劫商场黄金 警方火速追回 金价高位闹剧【今日】
警惕骗局!不是“10086”!那是“l0086” 积分兑换陷阱频现【今日】
命案现场一枚烟头成关键线索 30年悬案终告破【今日】
高中老师以为航天员张洪章是重名 昔日学生今成航天英雄【今日】
卡戴珊质疑登月造假 NASA火速回应 6次登月证实真相【今日】
12月23日起广东车主可驶入香港市区!【今日】
许绍雄后事安排公布 设灵及大殓仪式日期确定【今日】
95后村支书把留守村变网红村 流量改变乡村【今日】
扫东鹏特饮二维码收到承保信息 消费者“被投保”引争议【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