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PEC峰会在韩国庆州举行,期间发生了一则外交小插曲。中方代表在品尝了韩方准备的“皇南饼”后,随口夸了一句“好吃”,韩方立刻受宠若惊,不仅追加送了200盒,总统李在明还特意叮嘱外长赵显,把这饼打包送给所有参会国代表。这一举动在中国网友中引发了讨论。

为了欢迎出席APEC峰会的中方代表,韩方特意准备了当地的传统美食“皇南饼”,并用精致的韩食瓷器包装,显得很有仪式感。据韩媒报道,这饼是庆州当地的招牌,刚出炉时酥皮掉渣,馅料香甜,被认为是拿得出手的地方名片。中方代表品尝后礼貌性地说了句“感谢款待,食物很好吃”,没想到这句话直接戳中了韩方的兴奋点。当天下午,韩国总统府宣布追加赠送200盒皇南饼,并让所有来参会的成员国代表都尝尝这份“韩国味道”。韩媒对此大篇幅报道,标题充满自豪:“中国贵宾的认可,是韩食的荣光”。

然而,这波“高光时刻”传到中国网友那里,画风却变了。有吃过同款饼的网友直接拆台,称这饼1939年才发明,历史并不悠久。还有人晒出北方豆沙月饼的照片对比,指出两者非常相似,只是皮更硬一些。资料显示,皇南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庆州一家糕点铺研发的新品,初衷是用当地盛产的玫瑰和豆沙做改良点心,实际上是近代发明的“网红小吃”,与韩国宣传的历史悠久形象不符。

最让网友忍不住吐槽的是“文化碰瓷”的嫌疑。北方网友都知道,玫瑰豆沙馅的酥皮月饼在河北、山东一带很常见,早在上世纪初就有成熟的制作工艺。有糕点师傅分析,从馅料搭配到酥皮做法,皇南饼跟北方老式月饼高度相似,说是“借鉴”都算客气。联想到之前韩国将端午、泡菜申遗的操作,不少人调侃,这是又想把中国月饼的“亲戚”包装成自己的传统特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