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俄罗斯的大街小巷还热闹非凡,中国车排成长龙,场景宛如“国产车节”。然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中俄汽车贸易销量骤降55%,市场如同被按下暂停键。这场经济地震不仅让市场降温,更使得中俄之间的贸易通道变得拥堵。

过去几年里,中国品牌如奇瑞、吉利、长城在俄罗斯市场表现亮眼,哈弗H6售价仅180万卢布,比之前便宜三分之一,成为价格杀手。4S店数量从几十家迅速增长到600多家,老牌Lada也感受到了威胁。

然而今年7月,普京政府出台新政策,要求所有进口车重新进行碰撞和排放测试,只认可俄罗斯本土或特定国家的认证,不再承认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的证书。这导致认证费用从5000美元涨到8000美元,且需等待一年才能出结果。如果赶不上9月底的新规期限,未通过审查的车辆只能退货或销毁。

紧接着,8月份又迎来税务调整。原价10万卢布的小皮卡,加上报废税和关税上涨,总成本飙升30%。低价策略不再奏效,灰色走私通道也被严查,加装GLONASS定位设备成为硬指标,否则无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