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擦边卖枕 平台岂能“装睡” 流量密码背后的伦理底线【今日】_资讯_56之窗网手机版
奇闻趣事
女主播擦边卖枕 平台岂能“装睡” 流量密码背后的伦理底线【今日】
2025-04-10 23:26  点击:11

仅售卖一款枕头,短短4天时间销售额就超过百万元,擦边直播已经成为某些直播间的“流量密码”。某直播间在销售多功能趴睡枕时,女主播使用了充满性暗示的互动言语。据报道,涉事社交平台账号已被禁言,作品被清除,当地公安表示将联系辖区派出所去公司核实情况。

女主播擦边卖枕 平台岂能“装睡”

可观的销售额背后,并不是商品本身有多好,也不是主播销售技巧高超,而是通过与商品无关的性暗示语言和挑逗动作来吸引观众。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带来收益,但终究长久不了。涉事社交平台账号遭封禁是对违规行为的必要惩戒。此事暴露出部分直播从业者为追求流量突破商业伦理底线,利用“擦边”内容作为“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手段,值得警惕。

事实上,对一些从业者而言,这已非新鲜操作。在“流量思维”的主导下,似乎谁博得眼球,谁带的货就容易火起来,自身也有了可变现的资本。此前,汽车直播间暴露不雅画面、深夜直播间里穿着性感等,都是直播从业者费尽心思以低俗行为吸引眼球的表现。

相对于明目张胆的违法违规,“擦边”似乎更“安全”。平台不易监测发现,相关监管也有一定滞后性。此次涉事账号从开播到封禁历时4天,其间平台算法持续为其推送流量。即便最终被发现,涉事主播被处罚封号后,换个账号或平台还能重操旧业。各种网络直播“擦边”之所以屡禁不止,就在于对打“擦边”的人来说,综合收益远大于成本。

即便一些“擦边”的网络直播行为游荡在法条规制的边缘,难以严格依法予以约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行为可以在互联网空间任意妄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对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不良信息,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也提出直播营销平台应建立直播营销人员真实身份动态核验机制,加强网络直播营销信息内容管理,开展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等。

你可能感兴趣
今年美旅游业或损失640亿美元 贸易战与政策影响显现【今日】
智界R7增程新版本售29.98万起 华为DriveONE双电机加持【今日】
外国游客在泰酒吧骚扰女员工遭群殴 醉酒挑衅引发冲突【今日】
给12306留言许愿能成功候补?不实 官方称纯属巧合【今日】
焦虑的美国人疯抢中国货 关税风暴下的囤货狂欢【今日】
受虐致死男童昏迷时听到妈妈声音流泪 案件今日开庭引发关注【今日】
大V:特朗普第二任期或加强对华针对 朝令夕改加剧不确定性【今日】
广州地铁组建46支抢险队 全面部署防汛工作【今日】
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神级”转圈 街头健身酷炫风【今日】
学者:杜特尔特一派支持率大涨 小马科斯选情告急【今日】
郑州回应早晚禁止遛狗传言 谣言勿信【今日】
BBC向美国解释为什么中国不低头 战略定力与准备【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