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不再抱有能够很快缓和的幻想。在表面之下,一场长期的战略调整正在展开,目标是经受住考验。
这一战略由三个层次的应对措施组成。核心在于全力以赴稳定国内经济;中间一环侧重于对美国施加有针对性的压力,既要适度,又要兼顾成本效益;最外环则面向更广阔的世界,中国正努力在全球秩序中开拓空间。
当务之急是增强内部经济韧性。中国政策制定者并不幻想关税升级会很快消退,因此他们加大力度关注内需转向。转向国内消费已成为抵御外部胁迫的有效手段,整个体系也在积极行动以配合这一政策。
在政策层面,一系列广泛的措施正在实施。中国正在引导增长转向服务业,因为服务业受贸易中断的影响较小且更能吸收劳动力。入境旅游也呈现出新的紧迫性,推动措施包括放宽签证政策、改进数字支付基础设施以及针对高消费游客的宣传活动。财政和货币杠杆的力度也在加大,各种激励措施协同一致,可能带来积极变化。
与这些政策措施相辅相成的是宣传攻势。中国强调经济自力更生,将当前紧张局势定位为长期历史进程的一部分,而非戏剧性的断裂。
第二环的重点是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北京表示,对华盛顿进一步举措将“不予理会”,因为在目前的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超过这一水平,针锋相对的报复就失去了战略价值。
中国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报复措施。关键矿产如镓、锗和石墨的出口限制已开始实施。稀土和制药原料的出口限制虽被提及但尚未全面部署。中国力求避免扰乱全球供应链,以免对国内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果华盛顿不听从警告,政策制定者希望美国官员考虑全面实施这些措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