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天气总是给人惊喜。前天傍晚,我还在犹豫晚饭是点外卖还是下楼买卤煮,突然天色骤暗,紧接着噼里啪啦一阵响,冰雹就像不要钱的“气象红包”撒了下来。这些冰雹个头大得离谱,比鸡蛋、鸭蛋还大。
整栋楼的微信群瞬间热闹起来,谁家窗户碎了,谁家后院直接变成了“蛋壳回收站”。冰雹砸房顶的声音比春晚小品还带感,楼下保洁阿姨本来在扫地,结果抱着扫帚跟邻居躲进门厅里唉声叹气。家里平时高冷的猫那天也钻进了沙发底下不出来。
我站在窗边看着外面,心里盘算着自家车停在外面,这波得交多少“学费”。保险公司那晚估计忙懵了,理赔热线打得比双十一还火爆。其实这种天气,气象局预警也没啥用,预警消息刚弹出来,冰雹已经砸上脑门了。气象专家说的“强对流”听起来高大上,落到老百姓头上就是一场“别出门、别作妖”的现实提醒。
朋友圈全是现场图,冰雹和鸡蛋摆在一起拍照留念,配文不是“地球不高兴了”就是“明天还能打球吗?”有网友开玩笑说再大点得包饺子了。这种调侃背后其实是大家见怪不怪的无奈——毕竟谁小时候没幻想过天上下点钱,结果长大等来的全是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