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下午六点多,长春亚泰俱乐部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公告,确认球队提前一轮从中超降级。无数吉林球迷的手机屏幕上只留下那句“感谢一路相伴,我们来年再战”。

就在前一天,泰州队在点球大战中以4比3战胜南通队,捧起了苏超联赛的冠军奖杯。令人惊讶的是,这支冠军队伍中有14名球员来自长春亚泰。
一支是泪别顶级联赛的老牌球队,另一支是以其梯队为骨架的新军。降级与夺冠,绝望与狂喜,这两件本该毫不相干的事却在同一周末、同一家俱乐部的名字下同时发生。
泰州队的冠军阵容包括门将戴曜城、中卫王子豪、边路的吴硕涛和刘俊伯,以及中场核心田翔敏等,他们都是从亚泰青训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更引人注目的是,名单中还有两名本应在一线队踢中超的球员——武之程和景泊羲。这意味着当亚泰一线队为保级苦苦挣扎时,这些年轻球员正在另一片赛场上高举冠军奖杯。
这个问题反映了中国足球的一个长期问题:虽然大家总说“青训是根基”,但在联赛生死存亡的关头,真正敢用新人、肯用新人的俱乐部寥寥无几。
泰州队夺冠的那个夜晚,看台上的泰州球迷几乎把鼓敲破了天。镜头扫过场上,范厚泰和孔维康抱在一起,巴特把杨迪凯扛在肩上,外租来的樊超振臂高呼。这些在镜头里肆意庆祝的年轻人,在母队的体系里可能连替补席都坐不上。
而在亚泰的主场长春体育中心,11月2日那个下午几乎安静得能听见心跳。看台上挂着的“永不独行”的横幅还在风里飘,但球队已经确定要“离开”了。有球迷拍下了赛后球员谢场的画面——几个老将低着头,快步走过看台,甚至没敢抬头看那些依然在呐喊的球迷。那种沉默比任何哭声都更刺耳。